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上以发热,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16、4、59、10型,B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源体,其中尤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二、潜伏期:该病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粪便中排出病毒。
三、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自粪便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四、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沫、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五、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六、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及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本病易爆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经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七、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脚牚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染。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1~2周内自愈,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驰缓性麻痹、肺炎肿等并发症。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
肿等表现。
八、哪些情况下应警惕重型手足口病: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时,特别是出现以下表现时应警惕重型手足口病,及时到医院就诊。
1、神经系统表现:患儿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
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沫、粉红色或血性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性罗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降低。
九、预防: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小儿洗手,不要让小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小儿。
2、看护人接触小儿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儿童的粪便及进行消毒处理。
公共场所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均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培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等措施,对患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