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恩施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的病区内,当该院风湿肾病内科医生骆毅心急如焚地推开儿科病房的门,看到正抱着孙子玩耍的谭女士时,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可算找到您了!”
当天,骆毅轮值到金龙院区急诊科门诊坐诊。晚上20:23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骆毅拿起电话,只听电话里传来:“检验科,报危急值,谭某某血小板7X10⁹…”
危急值是指患者某项或某类检验结果异常,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救治机会。
骆毅立即查找这名病人的信息,并登记危急值。同时脑子里开始回忆患者就诊的情况:这名谭姓女性患者大约半小时前,因为口腔内长有一个血泡,自己戳破后有渗血来就诊的。就诊时,骆毅发现她的颈部有紫癜样的皮疹,追问了病史,被告知前两天有流鼻血的现象。于是,骆毅便为病人完善了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检查。
而根据检验科刚刚报告的血小板检验结果,这么低的数值,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出血,而一旦出血发生在颅内、消化道等器官,或者患者不小碰撞后出血不止,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骆毅首先在诊室外呼叫了患者,却没有人应答,说明患者未在诊室外等待。随后,骆毅便调取了患者就诊信息的联系方式。可能是因为患者变更了电话号码但没有及时更新就诊信息,电话虽然接通了,但对方告诉骆毅,她不是患者,也不认识患者。医院人来人往,怎么才能联系到这位患者呢?这时,骆毅突然想到,患者就诊时曾说过,她的孙子在医院住院,她在陪护。这就说明患者有可能还在医院儿科病区。可医院的儿科病房也有好几层楼,该从何找起呢?骆毅立即想到了利用监控寻人。
想到这里,骆毅马上联系到了保卫值班人员,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调取了监控录像,最终确定患者的确是回到了位于该院妇儿大楼14楼的儿科病房。虽然看不清楚具体是进了哪个病室,但锁定了楼层后问题就简单多了。骆毅向门诊值班的同事报备去向后,便去了患者所在楼层的病房逐个寻找。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见到患者谭女士后,骆毅向她告知了检查结果并建议她立即住院,并帮她通知了家属。
当晚,谭女士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已及时进入该院金龙院区血液内科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