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护士难,做一名儿科护士更难,做一名好的儿科护士更是难上加难。” 小孩哭、大人躁、风险高、压力大——这就是儿科的每时每刻都充斥在空气中的感觉。面对特殊的病人——年幼的患儿,医护人员除了要具备精湛的技术,还要有十足的爱心、细心和耐心。
40岁的王芳,已经在护理一线默默耕耘了22年,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成长为护理骨干。在这平凡而又繁琐的工作岗位上,王芳一直“以一个母亲的心境去做自己的护理工作”,正因为如此,她将这项工作真正做到了让患儿及其家属和同事们都非常满意的境界。
孩子被视为家庭中的“小皇帝”,更何况还是在病中的孩子。王芳一直以母亲的心境去爱患儿,去包容这些焦躁的亲人。总是态度和蔼、热情、耐心解答、服务周到、视患儿及其家属如亲人。前不久,科室收治了一名年仅6岁的“重症肺炎、先心病、脑脊膜膨出”患儿,病情十分危重,经过及时抢救后脱离危险。本以为患儿家长该舒口气了,却不知怎么的,仍是板着脸,谁跟他说话,他吼谁,无法交流。患儿除了哭,一句话也不说。王芳丝毫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仍是微笑着,耐心、细心的去给患儿做各项治疗,按摩、喂水、换尿布、讲故事,同时巧妙地跟家长聊天,了解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苦,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帮助而无所求。真情终于温暖了患儿家属的心,出院时,患儿家长高高兴兴地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上给了个满分。
有爱还要懂得爱的“技巧”,尤其是对患儿。为了让患儿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王芳利用孩子喜欢被夸奖的心理,自己买来“小星星”、“小苹果”等奖励贴画,在病房内让患儿们展开比赛,鼓励他们争当最勇敢和最听话的好孩子,谁表现好就给谁贴上“小星星”、“小苹果”。只要是她当班,一进病房,那些孩子们就争着喊“王阿姨,今天我第一个打针”、“王阿姨,我把药一口就喝完了”,一个带着母爱的小举措,让儿科病房变成了充满欢笑的“幼儿园”。对于护理难度最大的白血病患儿,王芳还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了QQ平台,随时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沟通,了解、解决心理问题,并作一些健康指导,让患儿家庭感到无限温暖。
在儿科,静脉穿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王芳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赢得了患儿及其家长的好评与信赖,但练就这项技术的背后,是她的爱心、细心、耐心和勤学苦练。
2012年,王芳一如既往的忙碌着。这一年,17岁的儿子面临高考,她与所有母亲一样望子成龙。然而,为了更多稚嫩的小生命,她没有什么时间顾及儿子。那天儿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她儿子情绪不稳定,要求家长接回家休息。正在上班的她却无法离开,作为母亲,何等难受呀!不久,老师再次打来电话,说孩子从学校出走了。她抹着泪水,直到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并做好交接班后才离开。后来王芳说:“面对儿子,作为母亲的我很愧疚,但是我也不能置有生命危险的孩子于不顾啊,他们也是母亲的宝贝啊!”
孟子曾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芳是一位平凡的护士,但她却将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融入到工作中,用中国人的方式更好的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