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立恩施医院时期闲置的美制30毫安X光机,经恩施专署人民医院放射科专家刘铮巧手改造成一台“便携式X光机”,使得行动困难的住院患者和偏远乡镇的农民的病情就地得到诊疗,也写下了旧设备新改进发挥大作为的传奇故事。随后,刘铮根据工作经验撰写论文《X线立体摄影肉眼观察法》,成为恩施州在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医学学术论文。
从此之后,恩医人满载科研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以蓬勃不息的朝气和活力,聚力行远。
2021年,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黄楚鹰课题组成功破解恩施碎米荠基因组,并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Discovery》(影响因子10.849)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恩施碎米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并结合多组学分析阐述其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这项重大研究成果,将对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上世纪初战火纷飞中走出,到1998年“两院合并”强强联合,再到现如今“一院三区”稳健发展,任凭沧海横流,时光流转,一代又一代恩医人深耕科研,并将一项项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于临床,彰显了医者大爱。
培根铸魂,立足科研结硕果
第一个在SCI发表学术论文的医生,第一个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专家,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学者……说的都是同一人,他就是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拓教授,连任两届“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眼科学界都享有盛名的医学专家。
翻开李拓的履历表,不难发现,早在1990年,他就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义眼台,解决其他材质义眼台排斥反应重、脱出率高的难题,目前该成果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1992年,他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血清、房水两种标本进行检测,提出“弓形虫感染是恩施州内因性色素膜炎重要病因”的观点,并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3年,他主持申报的《土家族高度近视家系致病基因鉴定》,获得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该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以后,独立申报并获批的首个科研项目,也是全州医学领域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从事眼科医学,就是李拓始终坚持的姿态。作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即使行政管理事务再多再忙,他也坚持每周上门诊、做手术,并在医学领军人才工作室与其PI团队宋秀胜教授、李印博士等一起开展专业方面的科研工作。
长期以来,眼科实验室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系紧密,先后已合作开展了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防治等研究。眼科中心微生物研究室提高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的研究成果已在全州推广,指导临床诊疗,也使得感染性眼病患者获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近三年,这支PI团队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 9篇,获得恩施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如今在该院,还有以全州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陈洪波教授、全州角膜眼表疾病学科带头人宋秀胜教授、长期从事硒与人体健康科研的张自雄教授等核心的PI团队,正在各自领域潜心研究、深耕医学。
如果说医学科研工作因其科学性、前沿性而注定是一种向上生长的姿态,那么,州中心医院的科研工作者们就是以一种“沉下去”的姿态辛勤躬耕:从本地区的医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提高科研能力,强化科研转化,以更广泛的适应性,更强大的实用性赋予了科研工作更鲜活的生命力。
近十年来,州中心医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及省卫健委科技项目69项,省、州科技成果进步奖22项,发表SCI论文224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151项,“科技兴院”战略稳步推进。
科技兴院,蓄势赋能促发展
从医疗到科研,从基础到临床,从转化医学到精准医疗……顶层设计规划、领军人才支撑、深化平台合力、科学机制激励就是州中心医院“科技兴院”战略得以顺利、高效推行的法宝。
早在2011年,该院即围绕建设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着重描绘出医院科研工作重大规划——努力实现医疗实用技术广泛推广,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和重点专科、专业人才富集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2年11月,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准,该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A类),标志着该院已具备独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格,开启了该院科研工作的新纪元;
2013年,该院成功成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注册单位,具备了独立申报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的资格,科研平台进一步拓宽。
2013年3月,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在该院挂牌成立,成为由医疗服务为主的临床型医院向医疗、教学、科研同步发展的教学型医院转变,实现医、教、研均衡发展的新起点。
此后,近20个省级以上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在该院相继成立,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眼遗传病临床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相继搭建,犹如科研工作者们的人生舞台,时刻都是最精彩的演绎。
2021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吹响了“科技强省”建设集结号,也成为该院“科技兴院”的冲锋号。
该院党委、院部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研究型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也将2021年年度工作主题确立为“建设‘双一流’研究型医院”,并开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兴院”宣讲讨论,10名科研宣讲员深入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宣讲科研政策、介绍科研平台、普及科研理论、宣传科研人才,在全院掀起攻关核心技术、主动科研作为的良好氛围。
仅2021年,该院三个专家团队在同一年度获得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其立项数和资助数均创下医院科研历史新高。
同时,该院与远大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定“头痛宁胶囊”“参芪益肺糖浆”2个品规作为研发对象,并获批省卫健委中医药能力建设专项经费。
医院深耕科研,换来的是不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该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64个,占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80%以上;成功申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3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29项;牵头成立恩施州专业学会40年,担任省级以上学会职务180人……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对三级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该院以672分的总成绩再次获得B++级的佳绩。
行而不辍,共谱健康新“硒”望
上世纪80年代,州中心医院前身(鄂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即已开展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这是州内医学专家首次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2009年,由时任州中心医院副院长的李拓教授带领的眼科团队研究撰文《Prevalence of Age-Related Cataract in High-Selenium Areas of China(中国高硒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调查)》在国际著名微量元素研究杂志《Trace Element Research》封面发表,并被SCI收录。这是州内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刊物发表的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成果……
一代代恩医人将对硒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作为毕生追求,行而不缀,一直聚焦于硒与人体健康“靶心”。
2015年9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硒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州中心医院组建成立恩施州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所。2016年9月,经省编办批复挂牌为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成为我州首个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理论与临床应用为主要方向,特别是研究硒与人类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关系的省级研究院。
多年来,该院依托于三甲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雄厚实力,配置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在全院科研人才中选拔组建PI团队,致力于硒与人体健康相关的20余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选择10余个病种进行临床资料和相关组织标本收集,逐步建立了医院硒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相关数据库,并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研究院就“富硒小麦牙膏抑制牙菌斑和减轻牙龈炎的临床功效研究”项目,首次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科研合作。
2018年来,科教部兼肿瘤一科副主任黄楚鹰和科研团队针对恩施碎米荠进行深度研究,并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发表的重大研究成果,对推动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他的另一项科研项目论文摘要被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收录为壁报交流,并收录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影响因子51分)
近5年来,研究院共发表硒相关的论文34篇,申请项目22项,申请与硒研究相关的专利6项,对外学术交流10余次……
当前,在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并建有6大试验模块,配置流式细胞仪、质谱等高端设备的精准实验室已投入使用;由州中心医院参与的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医学发展永无止境,科研探索永不停息。
“十四五”期间,州中心医院将以科研创新为引领,建成多个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城市医院医联体示范标杆,奋力打造“双一流”研究型区域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