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晚上都不敢出门,天一黑到处都漆黑一片。现在好了,村里安上了路灯,我们在外面跳舞、打莲湘,玩到多晚都不怕了。”看到集镇一天天发生的变化,诺西村村民刘大妈打心眼里高兴。
宣恩县长潭河乡诺西村距集镇10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共351户1300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滞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98人,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居住条件差,出行困难。自去年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局、州中心医院、建行恩施分行驻村帮扶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通了,路灯亮了,集镇美了,老百姓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公路通了,路灯亮了,村民乐了
“门前这条公路以前坑坑洼洼,好车都不敢开进来。3年前村级公路硬化时,我们和相邻的4户人家准备筹资3万多元将路整修一下,对方嫌钱少了没搞成。没想到今年老百姓没出一分钱,水泥路就铺到了家门口。”11月18日,说起诺西村发生的变化,十三组村民覃章武感触很深。
诺西,在土家语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宣恩八景之一的仙女池就坐落在村集镇。可是,这里因为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原因,诺西村与它的名字名不符实,老百姓出行、居住条件亟待改善。“通路不通车”是该村路况的真实写照。去年,州委、州政府将诺西村确定为2015至2016年整村推进扶贫村,由州委组织部牵头,州老干局、州中心医院、建行恩施分行参与对口帮扶诺西村。
该村基础设施差,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州县乡三级机构,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统一扶贫。首先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仙女池畔修建一栋500多平方米的三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将村卫生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包含其中,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此外,驻村工作队还推行安全饮水工程,新建饮水池3口;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硬化组级公路8.5公里;实行道路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1盏;整治集镇街道环境卫生,买了15个垃圾桶,新修了4个垃圾池;在仙女池边,新建一个体现民族风格的生态移民小区,规划建40套,目前已完工12套。
基础设施改善,村民返乡忙创业
11月18日,返乡创业青年罗义杰正忙着与村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今年初,罗义杰放弃高薪回乡创业,投资60万元在长潭河乡涌洞河村发展生态养殖业,但那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现今的“互联网+”营销模式有一定制约。诺西村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让罗义杰灵机一动,“村里现在每组都通了水泥路,水、电、网络也有了保障,为何不利用这里的便利条件发展绿色蔬菜和特色种植业呢?”于是,他计划流转土地200亩种植向日葵,然后带动周边老百姓“订单”种植。
“诺西村就一个传统的种烟产业,但因受烟叶品质和市场行情的影响,现在全村的烟叶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据村支部书记刘良忠介绍,全村除了零星的烟叶和茶叶种植外,没有一个主导产业,更多的老百姓仍然过着简单的农耕生活。
扶贫工作队多次走访群众,深入实地调研,结合帮扶部门特色,制订专项帮扶措施。州中心医院根据自产药品对中药材的需求,鼓励种植户大力种植相应药材,并为药材种植户提供销售渠道;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局多次组织诺西村村支两委、能人大户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先后到建始县景阳镇、花坪乡,宣恩县李家河乡,来凤县三胡乡等地考察景阳鸡、葡萄、旅游等特色产业,鼓励百姓们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
“我们老百姓一直都想靠产业创收,但自身学历低,加上没人指导,实在是做不起来。扶贫工作队组织了几次到外地学习考察特色产业的活动,还请专业技术人员教我们,我对产业致富又有信心了!”诺西村能人大户周兴科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诺西村扶贫工作队秉持这个原则,将通过谋划一个有可靠稳定收入来源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培育一个茶叶加工企业、每户培养一个科技带头人等,带动群众尽早脱贫致富。
“一户一策”,结对帮扶暖民心
9月1日,州中心医院院长李拓、副院长王在平、总会计师梁秀林及部分中层干部来到宣恩县长潭河乡诺西村,现场走访慰问了部分“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并为诺西村村委会及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12万元的办公及医疗设备。
“您家里现在还养了多少只鸡子?目前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协调和解决?”11月18日,州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长李勇和第一书记胡昆吾再次来到十三组村民葛显月家里了解情况。
今年72岁的葛显月,老伴患有白内障、冠心病、肩周炎等疾病,其女儿远嫁武汉,离异的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孙女尚在读初中,全家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州委组织部的5名干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筹集资金1500元为其购买鸡苗,现已养鸡60只。当了解到葛显月喂两头生猪,但苦于无钱购买仔猪的情况后,李勇表示将想办法帮忙落实。
根据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名单,州直驻诺西村工作队会同村第一书记、村支书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4个单位的工作队队员对89户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并与贫困户座谈了解情况,填写农村住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进村入户调查表,形成初步资料,为干部职工进一步进村入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4家帮扶单位的干部职工按照贫困户结对帮扶任务分配表,走访各自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干部职工在贫困户家摸底调研,了解家庭详细情况,核实家庭收入支出,分析贫困原因。
在前期了解走访的基础上,根据每一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形成针对每个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一户一策”,做到每一个结对帮扶贫困户有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有基本情况调查表,并形成《干部职工联户帮扶贫困户“一户一策”汇编》。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本人意愿,区别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
扶贫日志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阴
上午,和诺西村第一书记胡昆吾、建行恩施分行工作队队员何文清到九组商德宽家里,了解人工种植泥炭藓的情况。泥炭藓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高山沼泽地里,具有良好的保水、储水、净水作用。宣恩县城居民张某在本组租水田种植,每年每亩200元租金,两年可采收一次,采收后出口,单价每公斤8元。因属于试种,产量不详,价格也不一定真实,是否可扩大发展有待观察了解。
下午,从七、八、九组沿红星水库公路走访。十组组长肖于军在今年9月参加了由我们驻村工作队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看了建始县景阳鸡的养殖、花坪关口葡萄的种植以及来凤县三胡乡刺葡萄的种植等,准备今年12月中旬前试种10亩刺葡萄,目标发展100亩葡萄园,并建立一家农家乐。为了更好地发展葡萄产业,我们建议他成立一家种植合作社。
红星水库旁的公路坎上有一块天然巨石,在秋天的红叶掩映下格外显眼夺目,我曾多次从它脚下往返经过,但今天忽然有所悟,何不对它进行人文景观打造?如果请名家在石头上题写“红星”二字,也切合此地、此情、此景。诺西村在上世纪70年代曾改名“红星大队”,水库也由此命名,现“红星”二字虽不作村名用了,但其意不俗。在九组的白马营也有9块巨石矗立山崖,地势险峻,登上巨石可一览脚下群山起伏的景象及涌洞河风光,可题“壮观山海”或“观山海”等类石刻于其上,以增诺西村旅游景点资源的储备。
州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勇
扶贫对象心声
村民孙福英:自从扶贫工作队进村之后,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安全饮水的问题解决了,还带来了一些优惠政策,我们老百姓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受州委组织部的邀请,前不久宣恩县农业局来村里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茶园园艺工培训班,参加培训后才知道,只有用现代有机茶园的标准建立、管理茶园,才能达到高产高效。以前,大部分农民因没有文化,都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来种菜,施肥方法不对、乱用除草剂和农药,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培训,才发现种茶有这么多学问,这让我又有信心种好茶了。以前,我家有零星的茶园两亩,今年计划发展标准化茶园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