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恩施州中心医院中西两部总务科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大后方”的保障部门之一,科室职工们已累计加班250余人次,他们战白昼、斗黑夜,时不待我挑重担,夙兴夜寐强保障,为冲锋一线的医务人员做好坚实的后盾。
“老手艺人”熊永敏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时,医院库房缝纫工熊永敏本可以在家安享退休生活,或者帮同在医院工作的女儿带一下不满三岁的孙女。但当她得知医院防护物资紧缺,需要自制防护鞋套时,她立即主动请缨“这么多的医护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没有防护鞋套怎么行!想想就觉得心里一万个不踏实。我的老手艺还没丢,来帮忙缝缝鞋套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正月初四,熊永敏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裁剪板前,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缝纫机踢踏声的频率,总让她觉得跟不上自己想要马上赶制出防护鞋套的紧迫心情。
没过多久,第一批防护鞋套出来了,发往应急病区。解决了物资紧缺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应用的材料粗布虽然耐用,可都只能一次性使用,浪费太大。而且粗布孔隙大不能完全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这没有难到熊永敏,凭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的精通,她健步如飞跑进库房,翻遍所有可以制作防护隔离用品的材料。果然她喜出望外找到了答案:“一次性中单可以!”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熊永敏硬是在两天时间里与同事们一道赶制出了80多双一次性防护鞋套,交给了应急病区的医护工作人员。
总务科科长王建平心疼这位退休老职工熬夜操劳,叮嘱她注意自己的身体,但熊永敏说:“我累点是小事,现在大家都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辛苦的是一线医护人员,我们跟他们就是一家人,就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皮实耐用”田长军
负责库房采购的田长军一年到头没怎么休息。趁着春节假期,他想着该好好去伺候已经久病在床的84岁的父亲,但当他得知应急物资紧缺时,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因为疫情,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上班的爱人一直在连续加班,别说跟家里人吃上一顿团圆饭,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没有时间准备,一家老小就将就凑合着吃。
春节加上疫情大街小店都已经关门,采购物资就要去敲开这些紧闭的大门。从年三十到现在,田长军紧锁的眉头就没舒展过。他的一个小本子上记满了各个商铺的电话,挨个挨个打电话,苦口婆心做工作,就是想多为前方的医务人员采购点物资。
消杀用的喷雾器是城区不常见的物品,“上哪里去买呢”可是愁坏了田长军。他四处打听动用各种关系,终于在州植保站找到了,人家二话没说直接捐赠了10台给医院。田长军就像小孩子要到了糖果一样,兴高采烈地拉着物资直奔回医院。
一辆踏板车,风里来,雨里去,平均每天穿行大街小巷40多公里。电瓶车没电了,来不及充电就一路步行加小跑。夜深了,疲惫一天的他该是捋捋账本的时候,再忙也不能记一笔糊涂账。但当一个电话响起,专供一线医务人员休息和隔离驻区打来电话:“田师傅,刚出一线的医护人员要洗嗽用品!”田长军二话没说,又骑上小电驴出门了。
三九严冬,刺骨的风吹着脸,时间不长,人称“老中医”的田师傅脸上和手上已经皲裂了,但他憨憨一笑:“我这身皮肉‘皮实’耐用!”
“编外职工”物业员工
自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启动那一天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样一句话就在许多人的朋友圈里转发。他们许多人并不是州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而是该院外聘的物业公司员工,但他们用一言一行无私支持着医院战“疫”工作。
的确,他们做着日常最普通的工作,不曾被镜头关注。但在疫情面前,他们从未退缩。从物资搬运到医疗废物的回收,从场所消杀到医院卫生打扫,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在疫情初期,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们自己想办法,利用现有的资源自己制作防护措施,为医护人员做好卫生等工作。看到医务人员忙不过来,他们有时还帮忙安慰身边的患者。
交通管制实施后,他们没有因为没有交通工具上下班而放弃加班。谭华平住在旗峰坝,覃正美住在七里坪长堰,要按时到医院上班就得清晨六点多出发,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医院。但他们从来没有怨言,总是按时到岗,认真工作。
当灾难来临时,人性的光芒更加耀眼。灾难当前,其实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他们之前属于哪个“阶层”。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在州中心医院这些物业员工身上,我们看到了友爱、互助与善良,他们给了在一线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的医护人员无穷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