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主的慢性地方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透明软骨发生多发性灶状软骨坏死,并导致软骨内化骨障碍的继发性骨关节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关节的骨质改变以及畸形,包括腕关节、膝关节等,严重者出现身材矮小,关节畸形,甚至生活能力丧失并最终残疾。当前,大骨节病的诊断方式主要依靠腕关节、膝关节x线片以及核磁共振分析。大骨节病作为地方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共有14个省(区)352个县存在大骨节病分布,患病总人数约82万,其发病范围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带,主要包括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
大骨节病集中爆发与硒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从东北至西南有一条自然缺硒地带。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现过大骨节病集中爆发的现象,刚好与这一缺硒地带相吻合,故完全有理由推断低硒在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大骨节病与硒元素的缺乏密切相关,体内的低硒营养水平是大骨节病患者主要的共同特征。与健康人群相比较,大骨节病患者的全血、血清、红细胞、尿和发硒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大骨节病患者可能对硒的摄入、吸收、利用不足,体内长期处于低硒营养状态,从而影响硒蛋白或硒酶的功能,导致大骨节病的发生。
硒致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更是生物体内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红细胞、肝脏和其它组织中,保护机体免受氧化物和自由基的损伤,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软骨病变的修复,缺硒可能是促进大骨节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期很多研究发现,在大骨节病坏死的软骨中细胞核发现了很多嗜酸性包涵体,在其患者外周血液包细胞中也可见同样的包涵体。包涵体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形态学依据,也是病毒感染的场所,因此进一步推测大骨节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表面,硒与其衍生产物硒蛋白可以抑制病毒的活化与增殖,对人和动物的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缺硒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毒力增强密切相关,更为一些特异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骨节病的发生就可能与此相关。
合理补硒预防大骨节病
改善人体低硒营养状态的措施有哪些呢?人体对硒的生物利用率是影响人们体内硒含量的最敏感变量,因而提高人体对硒的生物利用率是改善居民体内硒营养状态的主要途径。此利用率除受新陈代谢能力和机体稳态调节机制等人体生理方面的差异影响之外,还受到自然环境因素(食品中硒含量和膳食成分)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而且人体内硒的营养水平也主要是通过调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种途径来提高的。
首先是调节自然环境因素。提高人体硒营养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粮食作物,蔬菜和副食品等食物中硒含量水平,从而提高人体对硒的摄入量。因此,需采取提高食物中硒含量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居民体内硒营养状态,如土壤施硒肥或叶面喷洒,食用高硒鸡蛋,高硒酵母,硒盐或硒碘盐以及腌制富硒食品等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居民血硒含量、防治大骨节病病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其次是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改善人体硒营养状态。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着自然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对人体硒营养状态水平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会对该地区居民摄入食物种类,食物结构的比例,居民营养状况等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居民对硒的摄入量和吸收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大骨节病被认为是“穷病”,多发生在贫困、偏僻的农区,因而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和营养水平及加强地区开放程度是改善居民硒营养状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使各项措施发挥其更好的实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补硒等防治措施的实施,内地大骨节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硒与大骨节病的内在关系仍有较多不明确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寻求解决之道,为人类健康做出持续长远的贡献。
(作者系“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州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诊疗中心专家、医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