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科教

当前: 首页 > 科教 > 最新技术 > 正文

电子图书馆 最新技术 来院进修 科研成果 临床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 继续医学教育

影像科: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

  • 2008-06-20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我院去年引进了美国GE 1.5T HDe磁共振,成功开展了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U(磁共振尿路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动态增强扫描等特殊检查方法。同时引进了目前最前沿的全身弥散成像技术(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B-DWI)。该技术能够一次性全身大范围扫描获得全身肿瘤筛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TNM分期及疗效随诊等诊断信息,经3D后处理后其成像效果和临床意义与正电子发射成像(PET)相近。因此,磁共振全身弥散(WB-DWI)又称“MR类PET”技术。
  我们利用GE公司新研发的STIR-EPI-DWI序列对患者行全身大范围扫描,并加以3D后处理重建,该技术在抑制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突出了病变的显示,大大提高了病变组织尤其是恶性肿瘤转移灶的检出率。
  弥散是指组织内部水分子无规则的随机运动(布朗运动),在磁共振常规扫描中加入对称性的弥散敏感脉冲,来探测人体组织细胞间隙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强弱,间接反映特定组织细胞水平构成状况,由该技术成像获得的图像对比度实际上反映了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状态,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WB-DWI临床应用:
  1、肿瘤的筛查:全身弥散成像可以一次性进行大范围扫描、敏感性高,无辐射,是非常适合于临床筛查的一项检查手段。病变、正常组织结构信号对比明显,能有效地协助全身性寻找原发灶部位及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的显示。同时也可发现肝肾囊肿等良性病变,因此也可作为健康体检筛查。
  2、肿块的良恶性鉴别:类PET技术,利用半定量指标(ADC值)可对病变作出初步的良恶性诊断。
  3、肿瘤TNM分期:尤其是N期(主要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期(主要评价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较大的价值。
  4、肿瘤化疗效果的观测评价:可对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作出准确、直观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