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莉与阿尔及利亚助手共同迎来小生命
很多恩施人并不知道,远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与地处中国腹地的恩施,竟然有着一条生命纽带。而这条纽带,最早是由恩施州中心医院的援外医疗专家来编织的。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恩施州中心医院就开始参与中国政府组织的援外医疗工作。近50年的时间里,该院几代优秀的医学专家远赴阿尔及利亚,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务人员。
今年2月底,恩施州民族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妇产科副主任朱明莉,从8000多公里之外的阿尔及利亚返回家乡。在援外2年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朱明莉做了近4000台妇科、产科手术,接诊5000余名门诊病人,亲手迎来15000多个阿尔及利亚小生命。
在阿尔及利亚期间,朱明莉在当地塞提夫省中心教学医院妇产科担任医生,面对异国他乡的病人,她克服困难过了语言关,结交了当地的医生朋友,分享了中国文化。
异国他乡,一个晚上做过15台手术
2015年初,朱明莉接到恩施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和院部的意向通知,组织上拟安排她到阿尔及利亚援助当地医疗的事业。接到通知后,朱明莉起初内心有些犹豫:年老的父亲无人照顾;同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当医生的丈夫杨峰是儿科主任,工作十分繁忙;孩子刚考上很远一个城市的大学,学习、生活让人牵挂。当她征询家人的意见时,身为党员的老父亲说,组织上选择你是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去。丈夫告诉她这是一名医生难得的职业经历,可以放大人生价值。而孩子则选择给妈妈更多的鼓励:人生能有几回搏?家人毫无例外的支持,让朱明莉下定了决心。
2015年,在武汉经过7个多月的法语学习,朱明莉与亲朋好友道别,经过30多个小时的飞行,8000度公里的行程,抵达阿尔及利亚塞提夫省。
刚到阿尔及利亚,不仅要适应当地的语言、气候、风俗,还要适应7个小时的时差。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朱明莉开始在塞提夫省中心教学医院上班。
工作中免不了要与病人、护士沟通。上班后朱明莉才知道,阿尔及利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而民间却使用阿拉伯语。出国前半年的法语强化训练让朱明莉勉强能与当地医生进行法语交流,但和患者交流还需要当地医生“翻译”,很多场合不得不用手势比划。朱明莉说,那段时间她借助工具书强化学习法语和当地语言,利用各种机会找当地工作人员练习口语。1个多月后,她能够与病人交流自如了。
阿尔及利亚是伊斯兰国家,一般的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塞提夫省中心教学医院是当地的公立医院,医院看病治疗都是免费的,患者特别多。“一个晚上做7台剖宫产手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常常一站都是三四个小时。我记得最多的一个晚上做了15个破宫产手术,手术结束后就只想躺下,太疲倦了。”朱明莉说。
因为病人多,轮到值班的时候,一到晚上经常是刚躺下就有人来喊治病,她不得不重复躺下起来这个动作,基本上得不到多少休息。朱明莉调侃这样的生活就是“仰卧起坐”。
精湛医技,赢得异国病人爱戴
朱明莉是州民族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北民族学院讲师。从医20多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多次被评为州、市“先进工作者”、“业务女能手”、“三八红旗手”。
塞提夫省中心教学医院是阿尔及利亚一家省级综合医院,但医疗水平仅相当于国内县级医院。中国医生到来之前,该院仅有一名妇产科医生和部分护士、麻醉师等辅助工作人员,而且这位医生一周只上三天班。因此,几乎全部医疗任务都由朱明莉和来自湖北省其它地区的4位中国医生承担。朱明莉与中国同事经常放弃休假的时间,加班投入到工作之中。
由于阿尔及利亚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不及国内,朱明莉经常接诊一些在国内几乎不可能遇到的病人。一次,一位临产的孕妇大晚上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和询问得知,该产妇头一胎为剖宫产,产后恢复期还不到3个月就又怀孕了。这种状况下的产妇生产,极有可能危及母婴的生命。
为了保全产妇及小孩的生命,朱明莉立即与其他助理人员紧急商议生产方案。考虑到这个产妇头胎为剖宫产,子宫伤口恢复期不足,如果实施顺产,便会导致子宫破裂,大人小孩有生命危险,因此她果断实施剖宫产。朱明莉与同事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时间是平时同类手术的两倍多),帮助这个产妇诞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取得了母婴平安的成果。
2年里,朱明莉共完成了剖宫产和妇科手术近4000台,接诊门诊患者5000多人次。“在阿尔及利亚的2年时间里,加上接生顺产和剖宫产,我和同事们亲手迎来了15000多个小生命,这是让我最欣慰的事情。”朱明莉说。
饮食单调,自己种菜调济生活
阿尔及利亚信奉伊斯兰教,以面包、牛肉、羊肉等为主要食物。这对于援助阿尔及利亚的医生们来说,有些不习惯。朱明莉和同事们就在医院附近开荒种地,圈出一块土地,用省卫计委临行前发放的菜种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区域”,按时浇水、施肥和除草,蔬菜有胡萝卜、四季豆等。
当地的菜品很少,主要是生菜。当地人对于中国医生很尊敬,时常送些面包和菜肴过来,让朱明莉等人尝尝鲜。当地医院也根据中国医生的口味,经常供应物资,保障中国医生的正常饮食。“在国外,那才知道中国人做吃的,简直就是世界美味。但是在阿尔及利亚这样的国度,也要尊重当地的信仰和风俗。”朱明莉说。
朱明莉与队友还要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单调的饮食,忍受对亲人的牵挂。在阿尔及利亚,主食就是面包,虽然小分队从国内带有厨师,但诸如猪肉、辣椒等食品在那里很难买到。她们只能每3个月去一次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中国城,买点中国食品调节一下口味。
回国前,当地医院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当地卫生部门的领导为他们颁发了表彰证书,医院同事为他们赠送了胸花、特色糕点等各种纪念品。
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2年,朱明莉与队友不仅和医院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是以其精湛的医技和良好的服务质量赢得了患者的尊重,让阿尔及利亚人记住了中国和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