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专题

当前: 首页 > 专题 > 百廿恩医·再创辉煌 > 我心中的恩医 > 正文

历史沿革 百廿弦歌 院庆动态 光影恩医 我心中的恩医 奋进恩医

胚芽奔赴果实的最终抵达

  • 2022-08-12
  • 杨名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一半是眼睛,一半是星星

  一半是清风与明月

  一半是阳光和雨露

  一半是我,一半是你

  如同胚芽奔赴果实

  如同一个心愿奔赴另一个心愿

  看时针走完一圈

  看白雪落满南山

  看一朵花接着另一朵花开

  如果可以

  回到一九〇二

  看时间走上一百二十年

  《复联4》里面,钢铁侠托尼对女儿说:“爱你一千遍”,而女儿则告诉他:“那我爱你三千遍”。

  在漫威世界里,钢铁侠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一个角色,所有人都爱他,但毫无疑问,女儿对他的爱是最纯粹的,因为托尼除了是超级英雄外,还是那个会给他讲睡前故事的父亲。

  今年是我毕业后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但今年还只是我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你筚路蓝缕,从岁月深处走来,让我在你的第一百二十个年头与你相逢,不早也不晚,一切都恰逢其时。而此时,伏案书写的我,只想庄重地对你说:“我爱你三千遍”。

  今年虽是与你亲密接触的第一个年头,但缘起早已从五年前开始,那是我作为媒体记者与你的第一次相逢。

  2017年,巴东县清太坪镇有位青年叫谭海波,幼年时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而瘫痪,终日与轮椅为伴。但生性乐观的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在家办起了免费学堂,为周边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以另一种方式发光发热。

  通过媒体报道,州中心医院党委院部有感于谭海波的事迹,决定发挥医院优势,帮他一把。多次检查以及专家会诊后,医院脊柱外科专家认为,可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让谭海波重新站起来。

  终于,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谭海波结束了二十年的轮椅生涯。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天谭海波颤颤巍巍站起来时,病房内的每一种表情:我的惊讶,医护人员的欣慰,临床患者的佩服,谭海波父母的泪眼婆娑,以及谭海波本人孩童般的笑脸。那是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见谭海波笑得最开心的一次。

  两个月的时间里,医护人员的每一次跋涉登门关怀,每一次检查,每一次会诊,直到手术,再到康复,作为记者的我,见证了此次免费公益治疗的整个过程。采访结束后的一个深夜,我在记者手记里写道:原来真的有这样一个集体,有这样一种力量,他们可以给他人以第二次生命,让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重拾梦想,让阳光再次照亮他的人生。

  此次采访之后,我与恩施州中心医院的合作更多了。

  上班第一天,八旬名医孙国珍早早到岗。名医堂内,孙老一头银发,端坐于桌前,望闻问切,孙老看得很是仔细。每一位患者离去时总会一遍遍道谢。

  这是孙老退休后返聘坐诊的二十余个年头了,每一次坐诊,他的候诊室外总是排满了患者,为了看完最后一位患者,他很少按时下班。我问孙老,您为什么还要坚持上班呢?孙老说,患者朋友信任,我放不下。短短一句话,让我肃然起敬。

  如今,孙老从八旬名医变成了九旬名医,每周一周三的上午,他的候诊室外仍旧满满当当。冲着那份信任,他依然放不下。

  后来,我有幸采访了李拓书记。李拓书记是全省知名的眼科专家,诸多荣誉加身。两次采访,两次难度极高的手术,两次给予患者生活下去的希望。

  第一位患者,58岁的村民颜家富,因一场事故,右眼失明三十多年,十几年前左眼也失去了光明。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家里的经济条件,颜家富在黑暗中摸索了十几年。2021年,受他人推荐,颜家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挂了李拓书记的号。

  经过综合评估,颜家富左眼复明几无可能,右眼复明希望不高于10%。

  “手术成功率这么低,您为什么还坚持做呢?”我问。

  “在农村,眼睛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经济来源。而且作为一名医者,哪怕只有1%的复明希望,我们都要尽100%的努力。”李拓书记说。

  手术最终无疑成功了。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医院还通过医疗慈善基金兜底,免去颜家富个人所需要承担的治疗费。

  “回去后努力挣钱,让家人都过上快快乐乐的生活。”复明后的颜家富拉着李拓书记的手几度哽咽。

  另一位患者,叫廖庆福,年近六旬。李拓书记亲切地喊他老廖。在老廖两个月大时,一场火灾导致他面部毁容,左眼失明。超高度近视的右眼陪伴了他大半辈子。但就在今年2月,他的右眼也看不见了。

  如颜家富一样,老廖也是受他人推荐,抱着希望找到了李拓书记。

  经诊断,老廖右眼属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由于面部毁容原因,该眼球附近情况复杂,再加上超高度近视,这无疑又是一场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手术失败,老廖将永久性失明。

  李拓书记再一次担起医者责任,为老廖实施手术。

  和所有的童话故事一样,老廖的故事也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手术成功后,在老廖的辛勤劳作下,他的玫瑰园丰收了,赚了几千元。

  一次术后回访,李拓书记坐到了老廖的院坝内。

  “老廖,我们看你来啦,还记得我们不?”

  “记得记得。你是为我做手术的李拓书记,我视力恢复后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

  此时的老廖眉眼间皆是笑意,报社记者将这张笑脸抓拍下来,和此前老廖入院时愁眉苦脸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看,众人皆感慨,一场成功的手术对一个患者意味着太多。

  回程路上,李拓书记将这两张照片要了过去,他微笑着看了很久。

  还有许多故事。爱心妈妈刘琼丽陪跑残疾患儿,优秀党员李锦貌,只身援疆的陈华东,帮扶基层医院的张伦、骆渊城、孙建华......在医院近三千名职工里,每个恩医人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而我有幸,通过自己的镜头和笔,聆听并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除了工作接触之外,我和医院还有一层亲密的关系,2018年和2020年,我的两个女儿先后在医院中医部出生。住过保温箱,护士帮忙喂过奶,医生夸孩子取了好听的名字......点点滴滴,刻在了脑海里,清晰而难忘。

  一步步走来,虽隔着距离,但总感觉在靠近。原来,我爱上了这个集体,爱上了这群可爱的人。终于,当今年医院发出招聘公告后,我义无反顾地投向了这里,如胚芽奔赴果实的最终抵达。

  如今,我也是三千名员工中的一员,置身其中,如同置身阳光里,每一分每一秒皆是香气盈盈。

  今年五一,在医院致敬劳动者的视频里,我打上了这几句话:3000个你,成就了这份事业,365天的陪伴,和你一起追寻阳光、雨露、爱与自由。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表白,如同托尼女儿表白父亲:我爱你三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