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秋冬交替之际,气候多变,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发因素。消化性溃疡就是这样一种会因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发展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所以尤应引起读者朋友的警惕。消化性溃疡病程长达一二十年或更长甚至终生,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学会自我调养,注意日常保健是确保这类疾病患者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今天,本栏目特意邀请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贺建华,继续为大家讲解如何在秋冬来临之际警惕消化性溃疡病。
嘉宾档案
贺建华,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湖北省消化学会委员,恩施州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州中心医院“十大杰出青年”、甲等 “胡萝卜”人才。从事消化工作15年,擅长消化专业(食管、胃、肝胆、胰腺、肠道等)疾病诊治和中毒抢救,胃肠镜检查,治疗经验丰富。曾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先后在《国外医学·消化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开展的新业务获州中心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一、二、三等奖。
(对话正文)
主持人:消化性溃疡是什么?
贺主任:“消化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的。约95-99%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分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相关调查表明,约有10%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发病年龄则以青壮年为最高(21-50岁约占70%),60岁以上老年人初次发病的也不在少数,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主持人: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
贺主任:系因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强或保护因素削弱时,就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目前认为,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及精神等因素均可促使溃疡发生,而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已被证实是引起溃疡的重要原因。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秋冬季节由于气温偏低,中枢神经因受到寒冷的刺激,从而使主管内脏的植物神经机能紊乱以及失调,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部痉挛收缩抵抗力下降、缺氧、缺血,易引发消化性溃疡发作或反复发作。
主持人: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消化性溃疡呢?
贺主任: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腹痛,多发于中青年男性。疼痛发作呈周期性和季节性,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且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此外,还兼有其它胃肠道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同时,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又有所区别:胃溃疡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突下(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规律是“进餐→疼痛→缓解”,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到两小时内发作,再经一到两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则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或偏右持续性疼痛,2/3的患者疼痛呈节律性,疼痛规律为“疼痛→进餐→缓解”,即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持续至进餐后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需进餐缓解,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午夜痛。一旦发现有上述不适,请一定要及时就诊,通过胃镜检查确诊病情,切忌乱服药物。
主持人:如何防治消化性溃疡?
贺主任:一般来说,胃痛初起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防治尤为重要。首先,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避免辛辣、肥腻饮食及烈性白酒的刺激,戒除吸烟等不良习惯;工作宜劳逸结合,避免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劳累,胃痛持续不已者,可在一定时间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其次,可采取药物药物治疗,即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通过使用制酸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减少粘膜损害,使用粘膜保护剂等增强粘膜防御力,以及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而少数有并发症者,如急性穿孔、瘢痕梗阻、大出血,经内科处理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主持人:谢谢贺主任,消化性溃疡秋冬季易发作的一种慢性疾病,重在防治,读者朋友们应引起警惕,防范于未然。如果您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致电0718---8295233(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随时咨询。
敬请关注下期话题:便秘的原因及危害